【党代会•回眸】人才培养篇(一):坚持立德树人 强化思想引领 推动创新发展
文章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发布时间:2019-12-31 浏览次数:177
2018年1月16日,时任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参观学校思创园
2012年以来,学生工作部(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精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议,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思想引领,以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为工作主线,以实施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双提升”工程和打造“1+4+N”社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合平台为工作抓手,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思想引领 唱响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实施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双提升”工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室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狠抓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延伸组织手臂,积极推进辅导员进社区工作,鼓励校院两级党政领导和专业教师等育人主体到社区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从2017年起,我校开始实施“党旗飘扬社区工程”,在学生社区建立19个学院社区党建工作站、39个党团活动室,设立楼栋临时党支部和楼层临时党小组。深入开展党员宿舍和学生党员“亮牌亮身份”活动,充分发挥楼栋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在社区的积极作用;每月开展“社区党员之星”评比活动,累积有300人次受表彰;每学期开展“社区党日活动”,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在社区的先锋模范作用。《广东组工信息》(2018年第33期)以《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强化学生社区党建工作延伸组织手臂》为题对学校学生社区党建进行了专题介绍,《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8日头版头条)在《广东:争做高校党建思政工作“排头兵”》的报道中介绍了学校社区党建思政工作的经验做法。
二是强化主题教育。从2015年开始,学校每年在学生中深入开展“树理想、重品行、守纪律”主题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道德素养教育和诚信纪律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推进主题教育进支部、进班级、进网络、进课堂、进社区,取得良好成效,每年举办主题教育活动600多场,参与学生达9万人次。广泛组织学生通过图片展、宣讲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在全校掀起学习宣传卢永根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学校从2017年暑假开始组织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实践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分赴嘉兴南湖、古田、井冈山、延安、党的三大会址、烈士陵园等省内外革命老区开展实践活动,构建“解码-建构-复刻-传承”的“红色基因”工程。每年组织红色主题教育活动70余场,参与学生超过6000多人次。
“模范引领计划”表彰现场
三是强化模范引领。为进一步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在学生中全领域立标杆、树典型,营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我校从2014年起每年在全校大学生中实施“模范引领计划”,每年度遴选和表彰100个先进的个人和集体,深入挖掘活动的内涵,以宣扬学生青春故事为主要抓手,增强模范典型事迹的感染力,使模范典型的事迹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有效发挥模范典型在学生中的引领作用。计划实施以来,先后树立了600多个卓越榜样,他们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效应,在学校学风校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坚持协同创新 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推进落实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方案,形成党建引领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学校全员育人形成合力、全过程育人有效衔接、全方位育人实现有效联动,形成“三全育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创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是推动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出台了《“党建引领,协同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力,实施四大攻坚行动,推动落实十大育人目标任务。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学校各育人主体在育人过程中的责任,发挥各种育人要素的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实施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双提升”工程,对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学风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和学生管理服务等提出了明确的提升路径。
2019年3月28日,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参观思创园
校党委书记王斌伟调研思创园建设
二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务化平台。我校从2011年开始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区,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将学生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推动思想教育进社区。在学生社区打造了一个由“一街、一廊、一馆”构成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平台——“思创园”, 建设了四个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特色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平台,设立了一大批服务学生的工作站点,通过“1+4+N”逐层深入的三级社区党建和思政工作实务化体系,着力打通我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盲区、断点,积极探索和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发展。2017年12月24日,广东省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亲自为思创园思政体验馆揭牌;2018年1月16日,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时任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等领导出席会议,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我校学生社区实务化平台。2019年3月28日,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傅华到学生社区实务化平台参观调研,充分肯定了我校学生社区思政教育模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果《思想引领社区,服务创新文化—华南农业大学“五彩”学生社区》获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三是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打造“传统网页、新媒体、易班”三位一体的网络思政体系,积极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德育在线”主题网站荣获广东省高校优秀宣传思想工作网站评选三等奖。学校从2013年开始组织辅导员开通主题博客、微博和微信,通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使大学思想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2014年开通“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处”微信公众号,2015年开通“紫荆华农”微信公众号。2017年,我校“掌上思政”案例被评为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2019年“学工融媒体中心”入选广东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示范工作室。2016年,我校作为广东省首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我校易班活跃指数和共建指数在省内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易班发展中心获2018年度广东省“十佳易班发展中心”荣誉称号。
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强能项目“竹铭计划”,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是搭建资助育人平台。多年来,学生资助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资助育人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着力实施精准化资助和发展型资助,注重困难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和综合素质拓展,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奖、助、贷、勤、减、免、补”工作体系,资助育人成效不断显现。2012年以来,发放本科生各类奖助学金10万多人次,奖助金额2.3亿多元;组织开展24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强能项目“竹铭计划”,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受益学生共1.6万人次;在学生社区设立快递站运营,搭建勤工助学实践基地;创建了二手书籍公益平台“竹铭书屋”,累计进入书屋循环利用的书籍8万多册,免费赠送困难学生和山区儿童书籍3万3千多册。近年来,我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强能培养项目“竹铭计划”先后被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转载,并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
2015-2018年连续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五是创建学生自主教育管理平台。大力发挥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中的主体作用。近年来,我校在推进学生社区化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成立社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在社区管理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成立了校院两级学业互助中心,实施大学生学业互助计划,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平台和朋辈互助的帮扶机制,成功建立了“线上线下两维联动,理论实践协同交互”的朋辈互助实效平台和成长支持实践载体。坚持实施“阳光心灵,朋辈互助”计划,通过组建从学校到学院到班级到宿舍的四级心理朋辈辅导员的队伍,普及朋辈之间“助人自助”的理念,不断完善“校心理中心—学院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的四级危机干预联动机制。
六是构筑学生公寓育人平台。将服务学生放到学生宿舍,送到学生身边,打造“十分钟服务圈”。围绕“学生事务网上办,最多跑一次”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完成包括迎新服务、离校管理、宿舍管理、宿舍报修、住宿申请、退宿申请、调宿申请、临时借宿、留校报备、投诉建议、综合业务等11个子系统的学生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启林区、泰山区的小区门禁管理建设,启林区、泰山区都建设了宣传文化长廊,学生社区道路装设了宣传道旗,宿舍架空层商铺改造为学生竹铭书屋、文化创意园、学生学业互助中心。社区设施更加完善,宿舍更加安全,不断完善学生公寓管理措施,着力解决学生具体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简化办事流程,通过网络系统加强宿舍维修管理,提升维修效率。畅通沟通渠道,学生社区自管会在每个楼栋设立楼栋长、楼层长,并建立楼栋微信群,及时掌握学生需求和问题,关心同学们学习,服务同学们生活。规范员工管理,制定公寓员工管理标准,实行岗位量化考核,开展员工素质拓展培训,给予人文关怀,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加强价值引领 建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
以“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为目标,努力建设“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华南农业大学社区辅导员工作制度》(2013年)、《华南农业大学名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2019年)等,实行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双轨制管理,极大地激励了辅导员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完善班主任选聘、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将班主任选聘与职称评定挂钩,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强化班主任责任意识。建立党委副书记每两周一次例会制度和辅导员每周一次例会制度;建立辅导员合理流动机制,科学调控辅导员流动,保障队伍的稳定性;制定辅导员、班主任考评制度,通过评选“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交流工作经验、树立典型,践行“十大育人”工作理念,更好地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
提升政治素养。注重学工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多元化培养,着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学工队伍。一是打造思创论坛,以“单周理论学习,双周业务交流”的模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加强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和政策文件解读学习。二是定期加强对意识形态和政治安全工作的研判。学院党委副书记例会和辅导员例会上,把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和政治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定期收集信息,分析研判,及时准确掌握苗头性事件和政治安全隐患。三是提前做好重大事件和敏感时间节点的防范工作。学工队伍每逢重大事件和敏感时间节点在学生社区实行24小时备勤制度,全员全天候待命应对,做好防范措施,深入排查隐患点,紧盯重点人。
强化业务能力。强化实践和业务交流,定期组织辅导员沙龙,创造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分享工作案例,交流工作体会,大力支持和推荐辅导员参加国内交流、挂职、研修等多平台锻炼,多举措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帮助辅导员拓宽视野,提高辅导员综合竞争力。2016年以来学校选派优秀辅导员开展校外交流学习300余人次。加强名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形成了“学院间交流”“以老带新”“科研和实践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坚持举办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评选学校“十佳辅导员”,发挥优秀辅导员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多维度多渠道协同发力,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专家化水平建设,先后有10人被评为副教授,48人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36人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5人取得社会工作师资格证。有4人获得广东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4人被评为广东省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主持教育部辅导员专项课题,1人主持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供稿/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王敏)